查看原文
其他

八成大学生想生两孩?学者最新回应

日前,话题“八成大学生想生两娃”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1月16日,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李婷回应澎湃新闻称,这一话题系误读。

学者回应:生育两个孩子是“理想子女数”

李婷表示,相关的报告在2022年4月份就已经发布,题为《中国大学生婚育观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很多媒体都已报道过。

在此前报道中,依据《报告》内容,李婷表示:“据我们团队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的调研来看,80%的大学生理想状态是生育两个孩子,极少数人希望生三个,一个都不想生的‘丁克’群体占比只有4%。”

李婷解释称,这篇报告中涉及两个概念,其一是理想子女数,另一个是意愿子女数。前者代表理想中认可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另一个代表自己打算生几个。

李婷说,团队在数据发布会还有相关的研究中也强调,大学生还处于婚育年龄早期,变动性很大,询问有关生育意愿的结果本身也不会太准确。但比较有意义的是比较理想子女数与意愿子女数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刻画大学生所感受到的现实生育阻力。

“理想子女数与意愿子女数的差异越大,表明生育阻力越大。比较不同群体,女性就相比男性这两者差异更大。”李婷称。

年轻人“不敢生”困境不容忽视

据媒体此前报道,在今年的北京市两会上,李婷表示推动生育率提升应注重系统联动,扶持做好0-3岁婴幼儿托育工作,并出台个体生育补贴、税收减免等组合性政策。

“少子化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大趋势。”李婷直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一代年轻人的生育观念正在发生转变。尽管大学生所代表的年轻人群体存在着生育意愿,但不敢生的现实困境同样不容忽视。“年轻人面临的婚育困境,实际上是包含了个人规划、事业发展等在内的复杂联动体系。”

李婷 来源:北京商报

李婷表示,一方面生育和婚姻的物质基础大门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年轻一代对工作的观念也在改变。“工作成为很多年轻人心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特别是女性群体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已经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提高生育意愿,关键在于提高适婚适育群体对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李婷说道。

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张小松)来源:澎湃新闻(记者:喻琰 实习生 赵林)、北京商报(作者:赵博宇)。

“构建中国特色法学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法治体系”2023年度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2年第6期要目

《法商研究》2023年第1期目录

《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法学论文要目

第七届战后对日本战犯审判青年学者研讨会

新型犯罪打击治理前沿论坛

《上海法学研究》集刊“数字法学研究文集”征文

《犯罪研究》2022年第6期要目

2022年度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延考考区客观题考试及年度主观题考试公告

刚刚,他们当选省检察院检察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河海大学法学院2023年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细则

第二届法律人类学研习营暨“法律人类学的方法”系列讲座报名公告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2023年博士招生材料审核结论及复查通知

郑州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知名高校博士生虐杀4名大学生!那些走入歧途的博士生们
上海中医药大学2023年申请-考核制博士拟录取名单公示(第一批)174人
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分流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重庆交通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同济大学研究生管理补充规定(暂行)》印发
河南工业大学2022年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结果公示
河南工业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院系综合考核成绩及拟录取结果公示

银梅可乐创始人汪英杰先生因新冠去世!

著名导演马科因病逝世

沉痛悼念冯吉岭律师

深切缅怀顾树桢先生

沉痛悼念刘先弟律师

沉痛悼念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家黄如训教授

悲痛!广西一辅警为救援群众不幸牺牲,年仅35岁

短短一个月,我国痛失2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卫健委通报近期全国新冠相关死亡病例数:59938例

深切缅怀中国爱乐乐团首席曾诚同志,年仅46岁!

沉痛悼念张宇峰教授,年仅43岁!

沉痛悼念著名化学家、教育家钱逸泰院士

中国科大原副校长卞祖和教授逝世

沉痛悼念武汉大学卢烈红教授,享年64岁

深切悼念著名京胡演奏家马锦良先生

沉痛悼念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麻风病专家陈家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